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年缺水量400多億m3。隨著工業(yè)化進程不斷加快,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水處理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為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解決水環(huán)境污染問題,國內外在污水處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開發(fā)了多種水處理工藝,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門等。朱麗等利用地下滲濾工藝處理大學園區(qū)水質問題,處理后水質高于回用標準,該工藝能耗低、凈化效果良好。童建平等運用生物接觸氧化和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校園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的出水可直接排入湖中或回用。尹靜章等研究綠蘿對校園生活污水凈化能力,結果表明該水生植物可以凈化水體水質,同時還可以綠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黃江麗、農秋悅分別利用MBR法、C-MBR組合工藝系統(tǒng)處理校園污水,兩種處理后的水均可回收利用。Yatcs等選用高鐵(VI)酸鹽作為水處理技術和修復過程的綠色環(huán)保功能材料。單獨使用高鐵酸鹽或與其他附加的絮凝劑復合使用都可減少懸浮固體物總量(TSS)、有機物質,降低化學需氧量(COD)和生物需氧量(BOD)。同時高鐵酸鹽也可以氧化氰化物、硫化物、砷、酚類、苯胺類以及染料并對各種病毒和細菌進行殺毒。Nakai等研究將廣泛用于日本的水絮凝劑聚氯化鋁回收利用,經調節(jié)酸性去除90%左右的鋁,將其進一步作為土壤供芥末、菠菜生長。Du等對已商業(yè)化的聚砜很濾膜和聚偏二氟乙烯很濾膜和聚偏二氟乙烯微孔濾膜三種已商業(yè)化的商業(yè)水處理膜進行微溶脹表面改性,經適當稀溶劑溶液微膨脹處理后的膜表面親水性和光滑性有明顯增加,對水處理效果更好。Goh等利用快速發(fā)展的無機納米材料作為聚合物的填料而制備功能納米復合很濾膜,可以顯著增強膜的性能,同時也提高了膜分離處理污水的效果。
與這些研究相比,學者對校園內污水的研究比較少,朱雷研究了2級竹炭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校園生活污水的變化規(guī)律,處理15d后其NH3-N含量去除率高于70%,而COD去除率卻高于80%。李政等將固定化微生物接種入人工濕地強化人工濕地水處理系統(tǒng),提高其去污效率,可實現(xiàn)校園污水處理回用做景觀用水。鄧民課題組采用活性污泥一絮凝沉淀一過濾一消毒工藝處理校園污水,其COD去除率達到92%,且處理后出水達到生活雜用水標準。Li利用地下滲濾系統(tǒng)處理校園污水,COD、總磷(TP)、總氮(TN)去除率分別為87.5±1.6%、91.8±0.7%、80.1±1.1%。Han利用四尾柵藻SDEC-13綜合處理校園污水,處理TP去除率接近100%、TN去除率大于70%。
綜合分析可知,絮凝沉淀分離是校園污水處理的重要步驟,絮凝沉淀法以其處理效率高、經濟、簡便的特點成為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一種水質處理技術。日前常用的絮凝沉淀絮凝劑有無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本研究將綜合無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優(yōu)點,選用常用的聚氯化鋁和殼聚糖復合使用處理校園污水,分析測定校園污水的COD值、濁度、TSS值、酸度和鋁含量。通過比較它們單一使用和復合使用絮凝劑處理校園污水的效果,分析絮凝劑的投加量,絮凝體系的pH值,攪拌速率和靜置時間等因素對絮凝效果的影響,較后對絮凝機理進行初步探討。
1.1試劑與儀器
殼聚糖(脫乙酰度均為95%),山東海得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聚氯化鋁,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高錳酸鉀、硫酸銀、硫酸、硝酸銀、鹽酸、氫氧化鈉、重鉻酸鉀,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濁度儀(WG2-200),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酸度計(PHS-25),上海偉業(yè)儀器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550型),日本島津有限公司。
1.2實驗方法
1.2.1濁度等指標測定
根據GB13200-1991和重鉻酸鉀法(GB11914-1989)測定濁度和COD值;采用濾膜法和改性鉻天青法測試TSS值和鋁含量,而用酸度計直接測定酸度。
1.2.2聚氯化鋁絮凝除校園污水的實驗
選聚氯化鋁的投加量為lOOmg.L-1,調節(jié)體系pH值為7.O,攪拌速率為80r.min-l,攪拌15min后靜置20min,測定其濁度、COD值、TSS值和殘留鋁含量。
1.2.3殼聚糖除校園污水的實驗
選殼聚糖的投加量為60mg.L-1,調節(jié)體系pH值為7.O,攪拌速率為80r.min-l,攪拌15min后靜置20min,測定其濁度值、COD值和TSS值。
1.2.4聚氯化鋁/殼聚糖復合絮凝處理校園污水的正交試驗
通過單因素試驗,發(fā)現(xiàn)在諸多影響因素中,聚氯化鋁的投加量、殼聚糖的投加量、pH值、絮凝攪拌速率和靜置的時間對絮凝效果的影響比較重要,因此選上述5個為正交試驗的因子。依據單因素試驗各因子的水平應選定為4個,盡量使水平覆蓋要考察的范圍,正交試驗的因素水平表見表1。本實驗選擇的絮凝處理效果的指標為濁度和COD去除率。
1.2.5聚氯化鋁/殼聚糖復合絮凝除雜的重現(xiàn)性研究
在上述正交試驗的較佳工藝條件下平行5次操作,并分析重復性情況。
2.1原水樣中的各項指標
經測定原水樣中濁度為38.9NTU,C()I)、TSS和鋁含量依次為300mg.L-1、250mg.L-1、0.04mg.L-1。
2.2單一絮凝劑處理校園污水
取聚氯化鋁投加量為80mg.L-1,pH為7.O,攪拌速率80r.min-l,攪拌20min,靜置15min,絮凝處理校園污水后COD、濁度和TSS去除率分別為73.8%、81.6%和83.6%,殘留鋁含量為0.189mg.L-1。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改變CS投加量為60mg.L-1,絮凝處理校園污水后COD、濁度和TSS去除率分別為568%、71.6%和81.5%,由此可知聚氯化鋁單一處理校園污水效果較CS理想。
2.3聚氯化鋁/殼聚糖絮凝處理校園污水的正交試驗分析
根據表2聚氯化鋁/殼聚糖絮凝正交試驗表可知:濁度去除率與COD去除率兩個指標的結論是一致的,各因素對濁度去除率與COD去除率的影響程度依次為:聚氯化鋁的投加量>殼聚糖的投加量>pH>靜置時間>攪拌速率。較優(yōu)處理工藝條件為:體系pH值為7.O,聚氯化鋁的投加量為80mg.L-1,殼聚糖的加入量為20mg.L-1,攪拌速率為50r.min-l,靜置時間為5min時,該工藝條件不在表2中顯示,需要補充驗證實驗。經實驗獲得較優(yōu)化條件下濁度去除率為94.1%、COD的去除率為92.8%、TSS去除率為93.5%。該處理結果均遠遠高于單一使用聚氯化鋁或cs絮凝作用。
聚氯化鋁和CS投加量是影響絮凝劑效果的較重要因素。聚氯化鋁投入過少時,將會有部分膠體顆粒未受到絮凝劑聚氯化鋁的作用,還處于游離狀態(tài)。聚氯化鋁投加量過多時,一方面聚氯化鋁提供的吸附成核與顆粒生長失衡,一部分只能形成較小的絮凝顆粒,這些較小的絮凝顆粒在微孔濾膜過濾時難于被截留下來,殘存于濾液之中;另一方面,聚氯化鋁在與形成的初始絮凝體吸附后其伸展部分粘連不到第2個膠粒,而是把初始顆粒包裹了起來,使絮凝體重新又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難于分離。殼聚糖的較佳投放量為20mg.L-1,起到橋聯(lián)絮凝和網絡絮凝的作用,使絮團緊密結合,顆粒沉降速度加快,從而COD的去除率也得到提高,達到較佳絮凝處理效果。pH值對絮凝效果影響也較大。當絮凝體系pH小于7.O的范圍內,聚氯化鋁在溶液中則主要以Al3+形式存在居多,當pH值高于7.O時,聚氯化鋁在溶液中則主要以AlO2-形式存在,當絮凝體系pH值處于7.O時生成A1k(OH)較多。因此,絮凝體系pH值處于7.O時聚氯化鋁吸附絮凝效果較好。而絮凝反應的攪拌速率、靜置時間都是影響絮凝的次要因素。靜置時間的不同對絮凝效果影響不明顯,主要原因是加入的殼聚糖,發(fā)揮了強大的橋聯(lián)和卷掃絮凝作用,可以大大縮短絮凝時間,所以選擇5min即可。
2.4聚氯化鋁/殼聚糖絮凝除校園污水的重現(xiàn)性研究
由聚氯化鋁/殼聚糖絮凝除雜的重現(xiàn)性研究可看出,在較佳工藝條件下,多次平行研究表明,濁度去除率、COD去除率、TSS去除率和絮凝體系殘留鋁值分別位于96.4%~96.5%、88.9%-90.2%、95.4%~95.5%和0.143~0.148mg.L-1。標準方差(SD)和相對標準偏差(RSD)落在0.0000155~0.00218和0.0408%~0.470%范圍內,說明該法重現(xiàn)性好,適于工藝操作。聚氯化鋁/CS絮凝后的校園污水清液中殘留鋁含量為0.146mg.L-1,不高于我國規(guī)定一、二類水質的飲用水中鋁含量(不大于0.2mg.L-1)。
聚氯化鋁和CS復合處理處理校園污水的較佳條件是:室溫下,體系pH值為7.O,聚氯化鋁的投加量為80mg.L-1,殼聚糖的加入量為20mg.L-1,攪拌速率為50r.min-1,靜置時間為5min。在該工藝條件下其處理后的濁度、COD、TSS的去除率均可達90%以上,處理過的體系鋁含量為0.146mg.L-1,該處理結果均遠遠高于單一使用聚氯化鋁或CS絮凝作用,有望為其他污水處理提供借鑒。